山海相依 筑梦蔚蓝 青岛·定西海洋科普东西部协作主题活动启动

定西 更新于:2025-09-12 13:18
  • ghl

    “内陆娃第一次摸鲨鱼牙,手都在抖。

    9月8号,这句话在定西关川实验学校操场刷屏。

    青岛把113件真家伙——鲸肋骨、玳瑁、南极磷虾干——塞进科普大篷车,一路晃到甘肃。

    四天跑两县,八千人围观,比县里赶集还热闹。

    有人嘀咕:海洋标本跑黄土坡,是不是作秀?

    现场答案直接:娃们把“鲨鱼用哪呼吸”问了三遍,讲解员干脆把鳃裂掰开给看,血腥味都没冲散他们的好奇。

    更狠的是随箱带来的20位青岛海洋科学家旧照——1966年出海穿胶鞋、1983年在甲板吃泡面。

    照片泛黄,却比横幅更管用。

    岷县职中一名初三女生看完说:“原来科学家也会晕船,那我也能扛住实验失败。

    干货不止情绪。

    活动前,青岛先让定西老师“点菜”——缺啥补啥,最后敲定“潮间带生态”和“深海采矿争议”两场定制讲座。

    PPT里插了定西马铃薯轮作图,把洋流比作“给庄稼送化肥的顺风车”,台下老师秒懂,直接抄板书准备搬回课堂。

    最划算的是留下“尾巴”。

    5000份折页被校主任扣下一半,塞进期末复习资料;

    12套标本借据签了三年,轮着转校,等于把流动博物馆托管给当地。

    青岛科技馆副馆长私下算账:一车货来回运费两万,平均给每个孩子科普一次成本两块五,比印一张彩页还便宜。

    有人担心热闹三天就散。

    其实路线已排好——11月青岛科创赛向定西开放直邀名额,优胜娃可以来海边白嫖实验室。

    把“看一眼”升级成“用一周”,这才是协作的隐藏菜单。

    黄土坡缺的不是海,是“原来我也能碰海”的入场券。

    把标本车开回去那天,几个学生追着问:“姐姐,明年能把活的寄居蟹带来吗?

    讲解员没敢打包票,只回了一句:“你们先长大,它才敢来。

    海很远,路很长,但好奇心一旦上岸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