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畅行下的定西之夜,从兰州半小时可达的夜宿新体验

定西 更新于:2025-09-19 04:56
  • 悠然564
    夜宿定西

    很少在定西过夜,因为它离兰州实在太近。如今乘高铁,只需半个小时。从兰州城关区坐公交车还没走到西客站,火车就已到定西了。

    因为要查一些资料,这一次就在图书馆、档案馆附近的定西湖边住了下来。

    没想到,干旱缺水的定西如今开出这么大一片人工湖。金秋时节,辽阔水面,碧波荡漾,水鸟在睡莲间穿梭游弋……

    这是定西吗?躺在床上,往事历历在目……“华(家)岭不住店,定西不吃饭。”这是早年在定西听到的的说法。那意思大概与华家岭冬季的寒冷和定西地区的贫穷有关。

    记得第一次到定西时,当地人待客的硬菜就是蜂蜜炒鸡蛋,香甜可口,别有风味,印象深刻。

    曾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上任之初,就被陇中地区的恶劣自然条件和百姓艰难生活震撼。他在向朝廷奏报当地情况时提到“陇中苦瘠甲天下”。作为大清王朝的封疆大吏,这样描述民生艰辛,不怕“抹黑”皇恩浩荡,实属难能可贵。

    定西西宁,西安安西。这些地名都与历代西部安定安宁有关。安定是定西的一个区,安宁是一兰州的一个区。

    牛毛细雨中,漫步碧水湖岸,感受饱经沧桑定西,在时光的深处,聆听着风雨的呢喃。

    秋风初起,它带着塞外的凛冽与不羁,从遥远的天际席卷而来。风,是定西的信使,它穿梭在古老的街巷,抚摸着斑驳的土墙。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,是岁月刻下的痕迹,每一道都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。风在屋顶上呼啸,吹走了旧日的尘埃,也吹来了远方的消息。它穿过残垣断壁,发出尖锐的呼啸,像是在唤醒沉睡的记忆。

    田野里,风与庄稼亲密相拥。那些在干旱中顽强生长的玉米,在风中轻轻摇曳,它们渐黄的叶片沙沙作响,仿佛在与风诉说着成长的艰辛。风在这里没有了城市中的喧嚣,它是自然的乐章,低沉而雄浑,奏响着生命的赞歌。站在山岗上,风扑面而来,吹乱了发丝,也吹走了心头的烦闷。闭上眼,能感受到风的力量,那是一种来自大地深处的力量,带着坚韧与不屈。

    紧接着,雨如珠帘般倾泻而下。定西的雨,是大自然的恩赐,珍贵而又热烈。雨滴打在黄土地上,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泥花。那干涸已久的土地,像久渴的孩子,尽情地吮吸着雨水。雨顺着山坡流淌,形成了一道道细小的溪流,它们欢快地奔腾着,汇聚成更大的水流,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大地。

    雨中的村庄,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,宛如仙境一般。土黄色的房屋在雨中显得更加古朴,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,与雨雾交织在一起,如梦如幻。走在泥泞的小路上,脚下发出“扑哧扑哧”的声响,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脉络上。雨水打在脸上,凉凉的,带着泥土的芬芳。

    城市里,雨丝洒落在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上,形成了一道道流动的水痕。这是定西吗?曾经的那一条街道在哪儿?

    山坡上,一幢新楼夺目。好象有十八层高。有多少个房间?从左向右数,没数清;从右向左数,还是没数清。完了,完了一一不戴眼镜怎么也数不清……

    车辆在雨中穿梭,溅起高高的水花。行人撑起雨伞,在雨中匆匆前行,他们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格外渺小。然而,正是这些渺小的身影,构成了定西这座城市的活力与希望。历史的沉淀,是岁月的雕琢。在这风雨中,我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坚韧与不屈,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。它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,在西北的大地上传唱不息,诉说着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