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辞夏111272321
“咱定西人过年的仪式感藏在社火里。”“社火耍起来,年味就浓起来了。”正月十五耍社火,是定西每年雷打不动的“节目”。
2月12日上午,农历乙巳蛇年正月十五,“巳巳如意贺新春·红火日子幸福年”定西市2025年春节社火展演活动在陇西县体育场举行。不点花灯月不圆,不耍社火难过年。定西是陇中文化大市,过年耍社火是传承已久的民俗文化活动,也是定西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,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音乡愁和浓浓年味,寄托着对新年风调雨顺、安居乐业的美好期望。
春意未萌、寒意料峭。成千上万名城乡群众扶老携幼,带着满心的期待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,抢占最佳观演位置,争相观看这一最接地气、最具年味的民间艺术表演。上午10时,随着《欢闹元宵 燃动陇中》火热开场,六县一区的8支社火队伍、4300多名社火队演员身着传统服饰、画着脸谱,手持精美道具,踏着喜庆的鼓点、和着欢快的节拍共同亮相。
50条“长龙”时而腾空跃起,时而蜿蜒低潜,时而翻滚盘旋,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力量与灵动的完美结合,寓意着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蒸蒸日上。138只憨态可掬的舞狮,忽而翘首、神态惟肖,忽而回首匍匐、翻腾嬉戏,动作敏捷可爱,或奔、或扑、或跃,引得现场观众连连叫好,助威声不断。太平鼓鼓声咚咚,地动山摇,犹如两军对峙作战时的壮烈场面,令人为之振奋鼓舞。50条旱船踏浪摇曳,无数花灯高月色彩缤纷,扭秧歌的演员们手持彩扇和手帕,踏着欢快的节奏起舞,将节日的喜庆氛围推向了高潮。
《中国药都 金芪贺岁》《金蛇鼓舞 红火渭源》《一井开天 踏歌打盐》《鼓陶新韵 人文临洮》《神泉凝瑞 书画通渭》《狮舞新程 安定盛世》《瑞彩盈城 花开岷州》《李氏故里 非遗闹春》……一个个由各县区精心选送的大型社火阵势浩大,气势雄伟;具有陇中特色的巴当舞、羌蕃鼓舞、傩舞,秦腔、小曲、号子,舞龙、雄狮、银蛇,高跷、旱船、秧歌,花灯、高烨、彩伞,春叶、剪纸、刺绣,盛世锣鼓、太平筒鼓、安塞腰鼓,在传承和创新中,在欢乐和温情中,齐聚荟萃,迭次呈现,共同演绎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,充分展示了定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,展现热情好客的定人民勤劳致富、幸福和谐的生活面貌,尽显“药都薯香壮美定西”风采。“每年春节最期待的就是社火表演,锣鼓声一响才有过年的味道。今年的社火表演特别精彩,在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,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市民丁国雄说。
临洮县社火队带来的《鼓陶新韵 人文临洮》,其中由410人组成的安塞腰鼓气势磅礴,铿锵激越的鼓点敲击出黄土地的壮美;随后摆出四个“福”字造型,带着55万临洮人民的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,向全市人民拜年啦。由1800人参与表演的《李氏故里 非遗闹春》,分为“龙腾盛世 雄狮舞动”“非遗传承 古郡风采”“大美陇西 盛世华章”三个板块,集合了传统锣鼓、九龙九狮表演,纸马、高烨、剪纸、秧歌非遗表演,云阳板表演,生动展现陇西古郡的民俗风采。震撼,是观众描述此次社火展演活动时的高频词汇。无论是久居本地的父老乡亲,还是喜归故里的游子,都从那洋溢着喜庆、热烈的社火表演中,深切地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和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
“高叶、安塞腰鼓看得我热泪盈眶,这种唤醒群体记忆和内心情感的东西最能触动人心,让我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。”市民王璐激动地说。
此次展演活动最突出的就是非遗,整场演出包含80多种非遗元素。总导演李欣说:“我们把非遗和艺术充分融合在一起,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朋友们带来一场陇中文化盛宴,全面展现陇中儿女追赶奋进的精气神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还增加了直播带货区域,来自七县区的网络达人纷纷开启“直播模式”,镜头全方位捕捉社火表演的精彩瞬间,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“云享”这场文化大餐。让大家在充分感受和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,助推定西特色农产品和文创产品走向全网全国。
中午12时,在《歌唱祖国》的大合唱中,定西市2025年春节社火展演活动完美落下帷幕。观众们还沉浸在社火的热闹氛围中,久久不愿散去,陇西社火队的队员们还为他们献上了“返场表演”。孩童们追逐着飘落的彩带和远去的鼓点,仿佛追逐着未尽的年味。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霞飞图片:牛小栋 杨晓军 张莉芳 王旭平 张越